发布时间:2015-08-31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玻璃价格走势
2、玻璃动态
玻璃去产能未结束
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玻璃走势可谓跌宕起伏,前期在股市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影响下,玻璃期货1509合约跌至新低803元/吨,随后弱势振荡。中期来看,玻璃期货仍将以区间振荡为主,但运行重心逐步下移。
供应集中投放 华中玻璃近期累计下跌2元/平方米
玻璃销售的两大市场,华中和华北,属于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但2015年夏季的走势却不尽相同。沙河地区现货交易价格较为稳定,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逆势上扬。而华中地区则一路狂跌,近期累计下跌了160元/吨(2元/平方米),价格直逼河北地区。
玻璃迎来“打折”的旺季?楼市持续回暖 难以传导建材市场
8月4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数据显示,7月,300城的卖地总额为1486亿元,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31%。
华南玻璃市场“沧海”何以变“桑田”
“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国内的玻璃实体企业现在常常用这句话自嘲。如今,领跑全国的华南玻璃市场以前高盈利的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
双反再来 光伏玻璃又被欧盟“开刀”
近日,在认定中国太阳能玻璃企业远超底线在欧洲市场倾销产品后,欧委会以严重影响当地厂商为由,将从8月6日起对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开征临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6个月。
沙河地区浮法玻璃再次调涨 行情回暖在即
据监测显示,今日沙河浮法原片生产企业将小板玻璃价格统一上调,幅度在0.1—0.3元/平方米之间。
工信部为水泥以及玻璃等行业正名
8月9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2015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提出为水泥、玻璃、电解铝以及钢铁等行业正名。
发改委:2015年上半年建材业持续“四低”态势
12015年7月13日3日从发改委网站获悉,上半年,建材工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低增长、低价格、低投资、低效益“四低”态势,下行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10.8亿吨,同比下降5.3%;1-5月份,水泥行业利润仅93亿元,同比下降64%,销售利润率仅为2.8%;水泥制造业下降10.7%,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湖北建材工业进入“中高速增长常态”
今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湖北省建材工业正经历自2008年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但受益于该省“稳增长”措施得力,石材、墙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优势行业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从而带动全省建材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整体进入“中高速增长常态”。
阅兵期间北京等七省水泥等工业将受影响
七地停产、限产企业总数达1万多家,主要涉及钢铁、化工、橡胶以及水泥等污染企业。近9000个建筑工地暂停施工,严控露天烧烤、焚烧等面源污染。
阅兵期间河北停产限产冲击玻璃市场
河北省发布落款8月8日的通知称,为配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保障河北省空气质量,决定在纪念活动期间对一些企业实行停产、限产措施。
天津事故引讨论 住宅安全玻璃是否“安全”
最近,由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引发的玻璃安全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展开。据报道,在事故面前并不是每个楼盘都那么“安全”,事故现场部分楼盘的窗户因未使用安全玻璃,使瞬间爆破的玻璃伤人不少。
建材行业延续“四低”态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建材等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建材行业下行压力较大,运行疲弱,既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我国仍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之中,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十分艰巨。
7月份平板玻璃产量下降13.5%
国家发改委8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平板玻璃产量5926万重量箱,下降13.5%,去年同期为增长1.8%。
7月玻璃企业 产销价存同比均降
依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对全国重点监测浮法玻璃企业月快报数据综合统计显示:7月产量、销量同比都有所减少;本月期末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本月综合加权平均价格,环比下降1.83元/重量箱,同比下降2.89元/重量箱。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