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2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一、价格走势
根据生意社价格监测,本月皮棉行情一路走低,目前3128B皮棉价格在14196.43 元/吨左右,较月初跌幅约6.74%。现货交易价格最高点出现在月初15223.14元/吨,最低点出现在月末价格约14196.43元/吨。郑棉期货在本月震荡走低,上旬小幅上扬,在8月8日创下月度高点15265元/吨,中旬在14500-15000区间震荡,下旬开始走低,特别是在25日郑棉主力合约1701当日跌幅达4.21%,截止8月31日收盘郑棉主力合约1701报13590元/吨,较月初跌幅为7.96%。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棉花协会对7月份中国棉花长势情况进行调查,总体来说,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整体长势良好,预计单产持平略增;长江流域棉区雨水偏多,棉花整体长势差于去年,预计单产下降。按照被调查棉农植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约460.7万吨,同比下降4.4%;其中,新疆产量约为360.8万吨,同比增加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产量约为46.3万吨、46万吨,分别同比下降16.8%、24.8%。
轮出方面,截至8月31日,储备棉轮出累计计划出库234.36万吨,累计出库成交204.40万吨,成交率为87.22%,累计成交平均长度为28.3mm,成交最高价16490元/吨,最低价9730元/吨,成交平均价格为13186元/吨,折3128价格14935元/吨。由于储备棉轮出时间延长,市场各方竞拍回归理性,不再担心新旧年度衔接期间的用棉问题,纺织企业又回到前期随用随买为主的状态,储备棉轮出在本月出现量价双双下滑的趋势。由于成交率下滑,储备棉日供应压力减缓,每日挂牌量保持3万吨左右。
商品棉周转库存方面,7月份,国内新棉销售基本结束,棉纺企业积极参与储备棉轮出,成交率持续保持百分百,在储备棉投放的有效补充下,月末商品棉周转库存降幅较小。据中国棉花协会物流分会对全国18个省市的178家仓储会员单位库存调查,截止7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42.48万吨,较上月减少7.29万吨,降幅14.6%。
进口方面,由于7月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连续上涨,内外棉价差有所扩大,我国棉花进口量较上月增长,据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棉花进口数量9.48万吨,环比增长30.9%,同比仍下降10.2%;平均进口价格1719美元/吨,较6月上涨15美元,涨幅0.9%,同比仍下跌21.2%。7月我国棉纱进口16.37万吨,同比减少24.1%,环比增长2.7%。
下游棉纱市场压力显现,根据生意社价格监测显示,截止到8月31日,21S高配针织用优等品环锭纺纯棉单纱平均报价在22500.00 元/吨,环比下跌3.95% ,同比上涨5.39%。由于外围市场棉花价格下滑领先国内市场,外纱报价下降明显,同时人民币持续贬值引发内外棉纱不再倒挂,进口棉纱的竞争力全面回升,国内棉纱市场压力显现。国内棉纱仍处于传统淡季,以前期订单走货为主,纺企对后市走势悲观,开机率略有下滑。
从纺织行业来看,出口同比增长数据仍不理想。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53.74亿美元,同比减少6.90%,环比增加5.66%。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1.26亿美元,同比减少4.09%,环比增加0.0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62.48亿美元,同比减少8.40%,环比增加9.08%。
三、后市预测
总体来说,受国内储备棉轮出延期以及棉花外围市场利空影响,8月份棉花价格一路走低。生意社分析师孙矿华认为目前国储棉轮出延长对市场的影响基本消化,短期内国际现货交易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仍在延续,国际棉价继续回落空间有限。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低迷,观望情绪较重,但随着国储棉轮出即将结束,纺织传统淡季也步入尾声,纺企有补充库存的需求。由于新棉种植成本提高以及内地种植面积急剧下滑,目前棉价普遍低于棉农预期,特别是内地棉价与新棉接轨难度较大,新棉交售延期可能性很大,国储棉将会是纺企补充库存的优选,对棉价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预计9月皮棉价格先抑后扬,低点出现在9月中旬,月均价格将在14200元/吨左右。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