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5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自2008年国家在东北实施临储收购以来,玉米现货交易价格飙涨,一方面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政府库存不断积累,目前已经达到2.6亿吨。庞大的财政支出已经使得相关机构不得不解决玉米“去库存”问题。深加工企业面临不断高企的原材料价格,产成品销路在需求不振的前提下,难以迅速出售。淀粉深加工行业近年整体面临亏损,个别时间点面临深度亏损。截至目前:华北的玉米收购价格依旧维持在1800元-1900元/吨以上,而淀粉的销售价格在随前期玉米价格一路飙涨之后,目前已经回落至2200元/吨,粗略估计加工费用400元/吨。目前行业仅仅处在盈亏平衡的状态之中。玉米淀粉行业的“春天”还未到来。
今年,国家首次提出取消临储收购政策,放活玉米市场,让玉米市场走上真正“市场化”之路。中国玉米市场由于临储收购政策已经与国际市场脱轨多年,最高的时候一度与美玉米价差达到1000元/吨以上,国内玉米淀粉更是没有任何出口的优势。玉米淀粉产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真可谓步履维艰。目前,很多小型玉米淀粉企业在高企的原材料价格面前纷纷倒下,大型企业多数选择合作等方式应对玉米高价的局面。所以,我们更多的呼吁玉米价格能由市场供求做出决定。围绕着经济运行的规律,合理、有序地解决库存问题;积极、健康的引导玉米现货交易市场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促使相关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