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15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油菜籽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2016/17年度中国的油菜籽进口量预计为400万吨,现货交易低于上年的415万吨。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为380万吨。
油菜籽进口前景面临不确定性,因为中国管理部门可能在2016年9月份实施更加严格的质检措施。基于新的质检要求,油菜籽供应商必须把船货中的杂质含量从目前的2.5%降到1%。此外,2016/17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期减少,也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油菜籽进口。
近来中国出售菜籽油库存,可能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抢占油菜籽制成品市场份额。截至6月1日,中国政府的菜籽油库存达到228万吨。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压榨产能以及国内油菜籽产量下滑,因而中国的油菜籽进口不太可能大幅减少。
由于播种面积预计为70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1%,因而2016/17年度中国的油菜籽产量预计减少到1350万吨,比上年减少5.6%。参赞报告援引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6月份报告称,2016/17年度中国油菜籽产量可能低于目前预测的1400万吨,因为长江流域收割期间持续下雨。
大豆
华盛顿7月14日消息: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最新参赞报告显示,由于中国政府近来调整玉米政策,2016/17年度国内大豆产量预计恢复性增长,将从上年的1160万吨增至1250万吨。
来自大豆主产区的信息继续支持2016/17年度大豆播种面积温和恢复的预期。黑龙江省的大豆行业领导人预计部分耕地将会改种大豆。同样,河南省的官方播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将会大幅提高大豆播种面积。不过近几年河南省大豆年产量一直偏低,约为50万吨。中国农业部继续通过提供技术以及资金帮助来提高食用大豆产量。
由于中国蛋白粕消费将稳步增长,以满足养殖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参赞预计2016/17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增长到8600万吨,比2015/16年度提高300万吨。不过这要低于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测的8700万吨。
美国农业参赞预计2015/1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为8300万吨,与美国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一致,比2014/15年度的进口量高出465万吨。全球贸易数据显示,2015/16年度前8个月中国进口大豆5300万吨,同比增长15%。
自2014/15年度以来,中国菜籽粕和棉籽粕产量下滑,继续提振替代品(主要是豆粕)的消费需求。在2015/16年度和2016/17年度,由于市场普遍认为这两年的油菜籽产量高估,加上棉籽产量预计下滑,将会继续支持豆粕消费增长。
由于预计全球大豆制成品供应紧张,加上巴西的干旱天气以及阿根廷的洪涝导致全球大豆价格上涨,今年6月份中国饲料加工商以及养殖户提高库存。受此影响,豆粕价格上涨约40%,这可能影响到未来几个月饲料加工中的豆粕用量。近些年来,每当大豆价格低迷时,中国饲料行业会在生产饲料时尽量多使用豆粕。
2015/16年度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可能造成2016/17年度的期初库存相对高企。此外,行业人士指出,中国政府目前持有大约600万吨陈豆库存,因此需要在临储大豆质量进一步变差之前用完这些大豆。中国政府决定在今年某个时候向现货交易市场投放临储大豆库存,可能对2016年的进口增幅构成轻微影响。另外,中国加紧限制进口转基因大豆用于食品行业,可能对2016/17年度以及往后的大豆进口增幅造成温和影响。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