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商品现货交易涨停狂欢盛宴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发布时间:2016-07-11 来源:99期货网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6月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表现可圈可点。本来6月份是传统淡季,商品市场很难有上佳表现,但是今年的6月"淡季并不平淡"。4月份在黑色金属带动下出现过第一轮涨跌波动,最近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商品市场再度加速上涨,金银贵金属、棉花、镍等品种成为反弹龙头。

  经历连续上涨后,近两日商品市场以豆类为代表,呈现出明显的调整态势。继周二大跌1.5%后,文华商品指数周三再度下跌近2%,油脂期货品种全线跌停。数据显示,7月6日商品期货市场共有38.6亿元资金流出,其中有色板块、饲料板块、化工板块成为重灾区,分别有9.7亿、9.1亿以及7.6亿资金撤离。而在7月4日,有色板块吸引了19.1亿资金疯狂涌入。

  在上海神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研总监高艳滨看来,最近几天大宗商品明显出现同涨同跌且幅度偏大的状况。目前来看,这与宏观事件和经济因素影响有关。尤其是今年以来,股市资金进入商品,其交易习惯更看重经济数据与报告,因而一旦有新的宏观因素出现,市场就会出现步调一致的涨跌。所以当商品被资金盯上时,涨得快,跌得也快。

  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中,商品型基金资管规模为98.34亿元,而2015年底该数据为23.96亿元,增长310.44%。也就是说,2016年上半年时间,商品型基金资管规模增长超过3倍,而同期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为负增长,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增长-13.14%,封闭式股票型基金增长-35.25%,混合型股票基金增长-23.63%。

  中期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长35.08%,其中商品期货为全国市场贡献了逾99%的成交量。

  大宗商品专家、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7月市场表现可能不如当下预期,8月商品市场有跳水风险,三季度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或先跌后涨或先涨后跌,但不会呈单边态势。以豆粕为例,本轮豆粕已经上涨了50%,利多的因素基本上已经体现完毕,不管后期上行的空间还有多少,继续做多需谨慎。除豆类外,其他强势品种近期也面临休整。郑棉期货在前期大幅上涨后,多头已经主动平仓,目前棉花价格与下游棉纱、坯布脱节,下游加工企业盈利恶化,市场很可能深幅回调洗盘。黄金方面,如果说黑色系是带动第一波涨跌波动的话,贵金属就是本轮商品的带头大哥,黄金年内涨幅超过25%,刷新近年纪录。金价已经逼近1400美元,预计高成本矿山会开启,供应可能会有放大。利多因素市场已经基本消化,未来价格可能会有回落。

作者:渤商宝

来源:99期货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