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5年4季度玉米现货交易商品情报

发布时间:2016-01-04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临储新政策下玉米市场波澜乍起

  业内人士认为,收购标准的严格化将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好粮坏粮价格差距将拉大,1元/斤的玉米收储价格将成为今年的天花板价,农户和贸易商对存粮的风险担忧情绪将加重,且今年粮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玉米的价格走势;二是不达标的玉米由地方政府组织收购,而其财力能否跟上是巨大隐患。

  玉米 跌势难止

  总体来说,猪价一再走低,打击了养殖户的信心,加上近期猪病增多,口碲疫、哮喘、流感、猪丹毒、腹泻时有发生,部分养殖户心理恐慌,且预计猪价一段时期内难有起色,而目前养殖户利润尚可,因此出栏较为积极。生猪市场供应较为充足,终端消费起色却不大,屠宰厂收购积极性不高,依然坚持一贯的压价原则,预计短期内猪价将维持弱势,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因此受限,玉米的饲料需求也难以改善。

  玉米价格跌跌不休

  近期,玉米市场价格出现下跌,有业内人士预计,11月份临储收购启动之后,将对后期玉米价格带来提振作用。

  玉米临储价格7年来首度下调 众多农户持粮观望

  中央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指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将是未来政策的主导方向。只有迅速提升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才是最实际的选择。

  玉米 短期进入政策市

  为缓解供应压力,保护农民收益,政府相继实施玉米相关政策,如启动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再次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以及酝酿玉米运输补贴政策。今年,国家将收储价格下调12%,短期利空玉米,但受临储收购的刺激,玉米市场反而结束近7个月的下跌走势,出现反弹。笔者认为,短期内,玉米市场进入政策市,而长期来看,供应过剩局面不改,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化解玉米“三高”出路在随行就市

  随着今年秋粮再获丰收,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几成定局。粮食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其中以玉米的跌幅最为明显。来自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显示,10月下旬,河南、河北、山东三地每百斤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分别是75元、84元、89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4.2%、27%、22.6%。

  玉米市场短期回暖 后期或仍难脱颓势

  今年秋季玉米一上市,就给满怀期望的玉米种植户“当头棒喝”,玉米市场收购价“高台跳水”,跌至1元/斤以下,走出了与前些年迥异的行情。新玉米上市已超过两个月,当前玉米收购价格已止跌回稳,给农户带来了些许暖意,农户售粮积极性也开始有所提高。

  市场政策均护航 玉米价格终“翻身”

  上月底,北方迎来一股强冷空气,随即出现大范围雨雪,可是温度降低却难以影响到玉米收购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回升,人们感叹道,玉米价格终于“翻身”了。

  玉米价格将进入趋弱盘整期

  12月初以来,东北、华北产区市场玉米临储收购规模增加,但市场收购节奏开始放缓,现货玉米价格呈现走弱趋势。同时陈粮抛售的传言打击玉米期货远月合约价格,预计短期玉米价格进入趋弱盘整期。

  临储政策如约而至 玉米“掉价” 农民观望惜售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也是希望传递一个信号,改变农民长期以来国家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同时引导规模化经营的农户,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来决定种植的面积和品种。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申洪源为此分析说,近段时期以内,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节前或现售粮高峰 玉米市场仍处“寒冬”

  利空政策传闻“扰乱”市场情绪。近期关于临储陈粮定向低价销售、明年临储收购价继续下调、东北深加工企业补贴等利空传闻不绝于耳,虽然目前政策层面仍维持平静,但考虑到未来几年国家对玉米品种的调控思路及当前大库存亟待消化的现状,利空传闻的效应更易发散。对于预期出现概率较大的市场风险,市场参与主体会优先考虑避险,放缓收购节奏和规模,这也将客观上抑制玉米价格走势。

  政策传闻风声再起 临储收购如火如荼

  年终岁尾,国内玉米现货交易市场走势略显差异。与此同时,近日,市场有关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的传闻再起,一方面涉及2016年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另一方面涉及玉米定向销售,消息导致连盘玉米期货市场出现异动,尤其是远月1609合约表现突出。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