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黑龙江新豆上市进行中 面临严峻考验

发布时间:2015-10-10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四省中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在新豆上市的时间上也处于领跑地位。在9月22日齐齐哈尔拜泉就有新豆率先上市,当地从事大豆贸易多年的马先生向笔者反映:“今年大豆普遍植株矮、颗粒小。另外,在往年临近大豆收割的时候雨水少、光照足,而今年临近收割时,雨水天气较多,低温寡照,使得大豆水分偏高,蛋白含量下降,这些都将影响大豆质量乃至后期走货量。”那黑龙江新豆具体的收购情况如何呢?新豆质量一般,影响收购进度吗?

  天气影响质量,黑龙江新豆面临考验

  众所周知,大豆是喜温作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其最低要求,就不能正常生长。大豆在生育中期最适宜的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1-25℃,生育后期则为20℃,如果低于14℃大豆将会停止生长。而对水分的要求,大豆从开花期起需水量开始骤增,结荚鼓粒期是需水最迫切的时期,成熟期要求水分开始减少,在成熟前3周最好停止降水,并且天气晴朗,气候干燥,不然则会出现“倒青”现象,即茎秆呈现较长时间的绿色,不能按时成熟,从而影响收获。另外,在一些低洼地,有时因水分过多而产生涝灾,大豆根系和根瘤正常的生理活动受阻,这会造成减产。

  据了解,今年在黑龙江东北部的大多数地区,受到4月末5月初的“倒春寒”天气影响,当地大豆的种植时间较以往年份存在1-2周的延迟,造成今年大豆生长过程中积温不足。再加上,今年的主产区在5、6月份的时候出现不同程度旱灾,在7、8月份的时候则由于雨水天气较多,低温寡照现象严重,使得今年新季大豆植株偏矮、蛋白含量较低、水分偏大,早产豆质量较往年有所下降。

  这就影响到新豆的开秤价格以及贸易主体的收购力度。

  开秤价格不理想,“保金粮”确保收购顺畅

  黑龙江部分地区近期早熟的大豆已经开始收购,开秤价格仅为2.0-2.05元/斤,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2毛钱,致使现阶段贸易商大都以收购“保金粮”为主,由于新豆质量一般以及市场需求较淡等原因,今年新豆并没有抢收现象发生。

  按照往年经验来看,新豆上市之初,现货交易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时候,农户往往会选择惜售大豆以待后市更高的价格,但今年这种现象并不明显,这主要由于以下两点原因:一、目前仍有部分农户仓库不具备长期储藏大豆的条件,且已经进入秋季,雨水天气较多,在家存放大豆一旦遇到连绵的阴雨天,将导致大豆出现发霉、变质、红眼等现象,进而使大豆整体质量下降,影响后期销售。二、今年是大豆目标政策出台的第二年,东北贸易商也为了能尽快以不占用资金的方式进行大豆倒卖,因此与农户签订保底价协议,这类协议收购的大豆被成为“保金粮”。双方在协议里约定,贸易商只需在收粮之后的一定期限之内,把货款支付给农户即可,如果未来市场价格上涨,则按上涨之后的价格计算,反之如果行情不好,后期出现大豆价格下跌的情况,则仍可以按原本签订协议时的价格付款,这就使得农户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销售新粮,贸易商也可以减少资金消耗,确保收粮工作的顺畅进行。

  笔者了解到,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小、质量较差,建议现阶段贸易主体以观望南方大豆行情为主,这是因为,按照往年经验来看,黑龙江大豆与安徽等地大豆价差至少在2毛钱,否则黑龙江大豆将毫无竞争力,预计短期内黑龙江大豆价格将逐步下调,用以刺激成交。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