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业绩下滑煤炭企业呼吁抱团取暖

发布时间:2013-09-13 来源:未知 关键词:现货投资,现货交易技巧,现货交易入门,现货交易

       日前,上市公司2013年中报披露工作已基本收官。煤炭上市公司业绩因煤价下跌,几乎“全军覆没”。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42家煤炭上市公司中近30家净利润同比下跌超40%,32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下滑。

  业内人士预计,全年煤炭供大于求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总体宽松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需求下降,库存上升,煤炭价格还没触底,不排除再次降价、继续恶化的可能。

  仅少数企业业绩增长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整体呈现资源供过于求、价格持续回落的运行态势,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煤炭市场买方特征明显,钢铁、焦炭、电力等下游行业需求放缓,而煤炭供给继续增加,煤炭供给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炭市场步入全面过剩时代。

  “通过对比,煤炭类上市公司可以看出,不管是以动力煤为主,还是以炼焦煤为主,抑或是无烟煤为主,多数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均呈下降态势,而且利润降幅要明显大于营收降幅,营收降幅又大于成本降幅。”日前,长安能源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李廷选取对比18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发现,炼焦煤和无烟煤的稀缺性并未在相关煤炭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得到体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18家上市公司合计完成营业收入3280.1亿元,同比减少176.5亿元,下降5.1%。其中,大同煤业由于减少了国贸公司的经销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67.7%,降幅最大;平庄能源由于销量和价格双双下降,营收同比下降32.8%;平煤股份、兰花科创等12家公司,由于煤炭销量和售价不同程度下滑,营收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18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只有阳泉煤业、大有能源、中国神华和昊华能源等四家营业收入出现增长,增幅分别为20.9%、12.8%、4.7%和2.3%。

  在中证期货首席分析师景川看来,煤炭价格下降是相关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的主因。从表面上看,供给过剩带来了原料成本的下降,但却抵不过成品价格下跌对企业利润的侵蚀。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煤炭需求形势难言乐观,市场供求矛盾没有根本改善,煤价整体继续走弱,企业销售收入下滑,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应收账款和库存双双增长,企业资金链愈发紧张,煤炭行业经营陷入困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1-6月份,煤炭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5%,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9%。

  价跌滞销成主因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了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19.3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比2012年回落1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7.6个百分点。

  此外,前几年,大规模的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产能和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与技术改造矿井,陆续进入投产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以来,年平均增加煤炭产能4亿吨,产能建设超前,市场过剩压力不断加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全国用电量增速回落、钢铁产量环比下降,导致煤炭需求增速继续放缓。

  从钢铁行业看,产能过剩明显,钢铁企业出现大幅亏损,钢铁企业正极力将行业困境、压力及成本转嫁到煤炭企业,对煤炭量的需求和价格形成打压。

  记者从相关机构得到的一份材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焦煤炼焦煤价格同比降幅近24%,营业收入损失达到50亿元以上;同时货款拖欠增加,今年上半年企业回款同比下降24亿元,降幅9.8%,其中现汇比例不足40%。

  在电力行业方面,随着电力企业普遍盈利,煤电一体化的推进极为困难;电力企业利用煤炭产能过剩的机会,普遍减少对国有重点煤矿的煤炭采购并一再压低价格,山西焦煤今年上半年对省内电煤铁路合同兑现率仅为23%,电煤价格下降50元/吨以上,降幅12%。从煤炭产能看,目前正值煤炭产能释放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新增煤炭产能6.07亿吨,当年煤矿建设规模达到13.14亿吨,新投产规模达4.13亿吨。根据煤矿建设工期判断,2012年、2013年每年新投产煤炭产能在4亿吨左右。

  以山西某煤企为例,组建至今,所属煤矿从32处增加到100处,核定产能从不足4000万吨增加到1.4亿吨,去年完成原煤产量10540万吨,产能富裕24%。加上目前煤矿基建技改规模7000万吨,今年年底新投产能3000万吨,原煤总产能明年将达到1.7亿吨,产能富裕比例将达到38%。在目前国民经济中低速增长和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消化富裕产能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亏损压力和债务危机将很快显现。

  目前,煤-焦-钢产业产能都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上大多数企业亏损或接近亏损、普遍经营困难。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日趋加剧,大家都在拼价格、拼成本,只要是有边际利润存在的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借增产来摊薄成本,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在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只有合理控制煤炭产能,才是促使煤炭供需维系基本平衡、煤炭行业走出低谷的根本出路。”

  销售市场异常激烈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月平均增加近100亿元,5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206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增长21.7%;90家大型企业应收账款1963亿元,同比增加688亿元,增长了54%。

  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的局面不会改变。

  以河南煤化集团为例,因受“三西”及进口煤的双重挤压,形势更加严峻。2013年以来,河南煤化集团冶金煤主流价格已累计下调250元/吨,化工块煤价格下调200-250元/吨,市场电煤价格下调60-80元/吨。目前各品种煤仍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由于“三西”地区煤炭开采成本低、资源量大、价格低廉,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以及铁路运力日趋宽松情况下,迅速占领河南煤炭市场。

  同时,由于近年来随着海运费及内河运费的大幅下降,进口煤及“三西”煤炭通过海进江的模式大量涌入湖北、湖南、江西等华中地区河南煤化集团的传统优势市场,目前河南电煤已基本从“两湖一江”市场退出。冶金煤的销售也因进口煤冲击,出现明显萎缩。

  这份资料还显示,东北动力煤市场逐渐被蒙煤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褐煤价格低廉,不仅在黑龙江,呼伦贝尔的蒙煤销售量超过3600万吨,龙煤供应的13个电厂,目前都在掺烧蒙煤,有的掺烧比例高达1:1。而且,在吉林和辽宁省,也打破了北煤为主的传统格局。甚至,吉林地区冬季供暖,很多用户通过设备改造及燃煤工艺的改进,大量采用褐煤。由于烟煤价格高,辽宁的电煤市场,龙煤集团已经基本放弃,吉林的电煤市场由300万吨/年,缩减到目前的不足50万吨/年,长春二热电8台机组,已经有6台改烧了褐煤,烟煤的消耗量日益减少,电煤市场还在萎缩。

  综合来看,全年煤炭供大于求的大趋势不可逆转,总体宽松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需求下降,库存上升,煤炭价格还没触底,不排除再次降价、继续恶化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以来,各地煤企再度陆续降价,企图通过实施“薄利多销”的策略来消化高企的库存。但产能过剩瓶颈依然无法缓解。

  在采访中,有企业向记者表示,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大煤炭企业轮番降价,引发无序竞争。率先降价的企业在市场上虽然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价格优势,刺激了销售,但是大家都跟风降价以后,市场份额并没有因价格的普遍下降而发生明显改变。因此,煤炭企业呼吁,在当前市场正处于探底段,价格已经跌破成本的市场状态下,煤炭企业应当加强行业联合和区域联合,控制降价节奏和幅度。

  而李廷指出,目前煤炭市场主要是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后期大型煤炭企业继续让利不让市场,煤炭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渤商宝声明:渤商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蓝晓兰

来源:未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