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宣布,上个月因疏忽而不小心在网站上公布机密的经济预测数据,其中包括重要的联邦基金利率预估值。该数据是由美联储的职员为6月16-17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策会议所准备的。 更多
欧洲股市周五全线跌收,主要受大宗商品新一轮抛售及欧美重要公司不及预期的财报拖累。欧股风向标: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收0.9%,本周累计下跌逾2.5%。 更多
知情人士向外媒表示,欧洲央行将向希腊银行提供的紧急流动性援助( ELA )的上限增加了9亿欧元。增加之后,希腊ELA的规模接近910亿欧元。 更多
在雅典重启谈判的决定,是在希腊议会昨日早晨通过债权人要求的最后一批改革措施后做出的,此前谈判长时间中断。希腊政府曾拒绝在本国首都进行谈判——直到希腊总理亚历克西斯·齐普拉斯(Alexis Tsipras)在上周的峰会上被迫接受谈判。 更多
周四,摩根士丹利称,通缩风险降低、美联储可能加息、希腊债务危机缓和、中国股市下挫,是5月以来黄金(1078.00, -16.10, -1.47%)下挫的原因。近日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加速了金价短线下跌。金银等贵金属进入大波动时代,预计未来金价可能跌至800美元。 更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四发出警告,由于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差距拉大而导致的美元进一步升值,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严重负面影响。IMF在年度溢出影响报告中称,油价降低、欧洲和日本扩大货币刺激,以及美国和英国的升息预期等因素造成了“溢出影响很大”的环境。 更多
由于此次降息完全在市场意料之中,因此降息后纽元的不跌反涨只能归结于新西兰联储的不够鸽派。其实在联储决议之前,CFTC报告显示,按照空头头寸相对于未平仓头寸的比例衡量,投机商持有的纽元空头头寸达到2009年以来最高。 更多
在英国央行周三(7月23日)公布较为鹰派的会议纪要后,众多顶尖投行分析师表示,英国央行可能最早于2016年2月甚至2015年11月升息,之前的英国央行会议纪要显示越来越多的政策决策者关注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 更多
新西兰央行周四调降指标利率,应对乳品价格下滑及通胀持续低迷带来的问题。央行并称因经济前景变弱,将可能进一步放宽政策。 更多
央行23日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350亿元,中标利率为2.5%维持低位。另外,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300亿元,公开市场7月23日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上周净回笼450亿元。 更多
日本财务省23日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贸易统计(以通关为准)初值显示,贸易逆差为1725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64亿元),比创下197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新高的去年同期减少77.4%。降幅如此大的原因是原油跌价导致进口额减少。 更多
苏博文预计,美联储可能在今年12月加息,即使如此也不会冲击亚洲经济。这主要基于五大原因:第一,美联储加息已经是目前最不令市场意外、完全在预期之中的货币政策事件,各方从措施和心理层面都做好了充足准备; 更多
周三(7月22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位于97.30附近水平徘徊。经过连续4个交易日的上扬之后,本周二美元回撤走软,美元指数自98.15高位大幅回调,最低触及97.15,并最终以阴线收跌,目前自低位略微有所反弹。 更多
北京时间7月21日晚间消息,据路透社援引希腊政府女发言人周二报道,希腊政府预计与国际贷款人之间的谈判将在8月20日结束。据估计,在希腊议会投票批准了国际债权人要求实行的第二套紧缩措施之后,关于以改革换援助的谈判就会正式启动。希腊议会将在周三就上述紧缩措施进行投票表决。 更多
周二,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公司上调对希腊的主权评级,从此前的CCC-升至CCC+,并将评级展望从负面调至稳定。标普称,未来6~12个月内,希腊商业违约不再是“不可避免的事件”。 更多
日本媒体报道称,虽然中日关系正逐渐走向改善,但日本对华投资依然萎靡不振。中国商务部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日本实际对华直接投资额为20.1亿美元,同比减少16.3%,减幅比1~5月的减少约9%有所扩大。 更多
野村证券(Nomura)周二(7月21日)表示,美元/日元从6月开始的看涨旗形已经得到确认,长期上行趋势目前完好。 更多
如果民众继续紧攥钱包,无疑会给把赌注押在美国经济增长将在第二季度加速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Key Private Bank首席投资策略官Bruce McCain指出,“最大的担忧在于,我们是否能得到足够高的增长率,可以让投资者相信买股票是明智之举。” 更多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美元重新回归强势,铁矿石、煤炭价格崩溃,暴露了澳洲经济的脆弱。现在美联储加息的前景日益变得明朗,澳元(0.7382,0.0014,0.19%)已经大幅走弱,而中国经济放缓和大宗商品持续下跌更令其雪上加霜。 更多
近期,汇市基本格局是美元持续走强并创出3个月新高,欧元等非美货币大多疲弱,其中英镑相对较强。美元强势主要与美联储主席耶伦稍偏强硬的讲话相关,亦与多项经济指标支持美联储加息相关。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