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可能面临下行压力,现货交易意味着欧洲央行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下调通胀目标,虽然该举措预计不会立即“出台”,时间点取决于沟通情况,因此可能在欧元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强劲增长,并且通胀至少在目标水平时才会实行。 更多
欧洲现货交易央行通胀目标出现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同时导致相关条款的变化。然而,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eter Praet周三在德国SueddeutscheZeitung报上发表评论文章称,欧洲央行不会放弃约2%的通胀目标。 更多
与此同时,过去四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均值增加3000,至278,750人,创下自去年7月以来新低。由于去除了周际波动的影响,与每周数据相比,四周均值通常被视为衡量劳动力现货交易市场基本发展趋势的更准确指标。截至1月2日的一周,美国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增加2.9万,至226万左右。 更多
布拉德周四在孟菲斯经济俱乐部讲话时表示:“这种观点仍然成立,但现在看来这个过程会比原先预期的更长一些。”布拉德表示,他对最近现货交易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下降感到担忧,因为这种预期是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决定因素。布拉德在12月份加息时是坚定的支持者,他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今年的投票委员。 更多
在全球市场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开局及原油现货交易价格持续下跌之后,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9名委员中有8名认为,目前维持关键利率在纪录低点0.5%不变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和通胀面临的风险。 更多
欧央行周四公布的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央行12月下调存款利率10个基点为进一步下调留下了空间,现货投资并未看到此举引发重大风险,不过各委员对于此次行动的看法存在分歧。 更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周三(1月13日)发布的褐皮书指出,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初,美国经济持续给出好坏不一的信号,现货交易就业市场和消费支出的改善抵消了美元走强和油价下挫带来的拖累。 更多
隔夜全球现货交易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进一步降温,亚市公布的中国贸易盈余好于预期,美元在前半日录得上涨。 更多
曾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周三(1月13日)在接受采访时称,决策层应该重视全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和股票市场发出的“风险严重下倾”的信号,全球经济无法承受美联储2016年四次加息。 更多
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现货交易经济基础坚实,企业获利创纪录高位。菅义伟拒绝置评股价下跌,并表示政府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体情况。本交易日亚太时段,日本日经指数一度下跌4%,美元兑日元位于117.50附近。 更多
长期趋势线、50%回撤阻力位在1.1119。现货交易逼近阻力位则表明汇价可能走高,虽然我们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出现。总体来看,欧元/美元仍维持下行趋势,我们关注1.0836支撑、1.0640和3月低位1.0458。 更多
来自中国和全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的阻力可能会再次扰乱美联储的计划;在不到一个月之前,美联储刚刚实施10年来的首次升息举措,进入紧缩周期。 更多
彭博援引高盛固定收益策略联合负责人Francesco Garzarelli称,在德拉吉全力推进宽松货币政策促进欧元区经济和通胀之际,欧元区国家也开始响应他的号召,准备推出各自的财政刺激政策。 更多
周三(1月13日)欧元兑美元重拾升势,因风险意愿在午后布伦特原油现货交易价格大幅下挫后再次减弱,美股被大幅推低。 更多
周二(1月12日)英镑兑美元触及五年半低点,此前数据显示英国11月工业生产创下2013年初以来最大降幅,现货交易增添对英国经济复苏强度的疑虑。 更多
美联储内部就进一步加息问题存在意见分歧。上个月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票一致通过增加联邦基准利率的决定,现货交易符合普遍预期。同时联邦储备局的董事会成员也全票赞成将窗口贴现利率提升0.25%,至1%这个2010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更多
香港人民币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在11日和12日大涨,1月8日该利率为4.2%,11日涨至13%,12日飙升至65%。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币离岸现货交易市场与在岸市场利差出现扩大,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量增大,流动性告急,拆借利率飙升,这一趋势近期或持续。 更多
新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数个现货投资交易日大幅走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价差一度达到1600个基点。中国央行公布的12月外储数据显示,当月外储下降幅度创历史新高。 更多
此外加拿大丰业银行指出,现货投资虽然他们曾经提醒美元兑加元在周一(1月11日)会自1月4日以来首次测试100小时均线,但这一波回撤的力度非常有限。加拿大丰业银行称,值得小心的是美元兑加元从去年12月以来的的升势没有得到诸如RSI等动能指标的确认。 更多
欧洲央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措施凸显出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美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之间的分化,这种分化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国际汇市债市和资产现货投资价格走势,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许多国家政策选择,从而加大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