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下跌,此前发布的美国房屋开工数据弱于预期,是一批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中的最新一个。在美国制造业生产录得逾三年来最大增幅的数据发布后,美元略微反弹,但现货投资者在晚些时候再次抛售美元。 更多
于对扩张偏好、纸币信用本位、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势、美元中心地位、全球道德风险增加等因素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将延续新世纪以来的风格,不会持续大幅收缩,现货投资预计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会收缩10%左右,但不会跌破4万亿美元。 更多
据新华社5月16日消息,个股方面,当天伦敦股市成分股中矿业股领涨,位于涨幅前五位的个股分别为:英美资源股价上涨3.22%,嘉能可股价上涨3.16%,渣打银行股价上涨2.86%,巴克莱银行股价上涨2.28%,必和必拓股价上涨2.28%。 更多
德国《明镜》周刊1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欧洲央行可能从7月份开始调整前瞻性指引,向外界释放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现货投资市场人士指出,随着经济基本面向好、资金流入欧洲市场,欧央行持续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或逐步进入尾声。 更多
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后,欧洲股市基金本周的资金净流入创纪录。根据花旗和资金跟踪公司EPFR Global提供的数据,有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区内股市,同期美国股市出现了2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 更多
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周五(5月12日)发表讲话称,美联储需要三到四年来完成缩表,现货投资直至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逐渐缩小至正常规模。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2017年FOMC票委埃文斯(Charles Evans)与爱尔兰央行行长连恩(Philip Lane)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发表讲话。 更多
美股周五收盘涨跌不一,但道指与标普500指数结束了连续三周上涨趋势,纳指录得连续第四周上扬。现货投资市场仍在斟酌FBI局长突遭解职、好坏参半的零售企业财报以及大多强劲的经济数据等。 更多
前来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美国代表团在14日下午的基础建设平行论坛上表示,美国公司在全球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取得了长久而成功的业绩,现货投资并准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更多
因“一带一路”倡议,130多个国家的代表相约北京,现货投资共商发展大计,共议合作共赢。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当天,5个国家的经贸部长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均为“一带一路”倡议点赞。 更多
综合报道,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于14日宣誓就职。他承诺,会竭尽所能克服社会分裂和修补国家裂缝,重拾国家现货交易自信,建立强大的法国,以恢复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更多
美股期指周四盘前小幅走跌,预示着美股今日可能小幅低开,纳指延续此前连续四天收创历史最高的步伐可能暂时停止,但鉴于跌幅轻微,纳指继续高歌猛进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更多
欧洲股市周四(5月11日)回落,西班牙蓝筹股录得六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现货投资受银行股下跌拖累,但意大利裕信银行发布强劲业绩后表现抢眼。德国DAX指数下跌0.36%,略微跑赢欧洲股市整体表现,西班牙IBEX指数表现落后,下跌1.6%,为11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更多
知情人士透露,双方政府本月将发布联合外交公报,旨在恢复中美贸易平衡并增加双方贸易。这将是4月达成的增加美国对中国出口协议的第一个成果,中国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 更多
基于模型来看,这样的上升将会导致自然实际联邦基金现货投资利率下降类似的幅度。这些变化“大体等效于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新浪美股注: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是Esther George,她今年在FOMC没有投票权;2016年五次FOMC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时George都有异议,她赞成升息。 更多
美国前财长雅各布·卢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令人安心,要是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就是不明智之举。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的举动比其言辞更可靠。 更多
希腊股市周三(5月10日)连续第12日上升,录得1991年以来最长升势,跑赢普遍持平的欧洲股市,现货投资因希腊有望获得至关重要的救助资金。 更多
日本内阁府10日发布了3月份景气动向指数(2010年为100),反映经济现状同步指数的总体形势维持了“景气改善”的判断。从2012年12月起持续的经济现货投资扩张总计52个月(4年零4个月),超过“泡沫经济景气”达到战后第三长已成定局。 更多
北京时间11日彭博消息,新西兰央行把利率维持在创纪录低点,现货投资并预计它们将在这一水平保持一段时间时间。央行称通胀将会放缓。新西兰元/美元下跌1.1%至0.6865一线。 更多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投资者不必害怕美联储。高盛集团认为,在美联储加息时,原材料表现最佳。该行借助了一项研究成果来支持其看涨大宗商品的预测,同时承认其看法存在风险。 更多
就这方面而言,该行认为尽管该报告可能支出通胀持续的上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令经济增长更为温和,鉴于中期通胀预期依旧不变,这样的情况将会令英国央行更长时间地维持鸽派立场。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