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6年DDGS商品现货交易情报

发布时间:2017-01-03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吉林玉米入库过半深加工盼扶持继续

  12月30日,粮油现货交易市场报记者在吉林采访时了解到,该省玉米已收购入库过半,售粮进度快于去年。玉米深加工企业在国家和地方采购补贴政策支持下,开工率大幅提升,收购积极性高涨。补贴政策即将到期之际,深加工企业盼望政策扶持能够持续到2016年。

  商务部对美国DDGS发起反倾销调查

  受访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国产玉米库存庞大,2013年以来临时收储的东北产玉米已填满了产区大大小小的仓库。此外,跨省移库玉米也挤占了小麦、稻谷产区的库容。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库存玉米质量较差,随时可能出现坏粮问题,急需去库存。因此,加强进口谷物渠道管控是有关部门不可放弃的玉米泄库途径之一。

  “双反”利剑出鞘 DDGS消费承载玉米去库存重任

  考虑到我国DDGS供需、国内酒精行业及玉米市场现状,2016年我国DDGS进口有望缩量,但具体缩减幅度及其能够对国内玉米库存消耗产生多大刺激效应,仍待谨慎关注,如果DDGS进口量大幅减少,或将直接利好粕类消费需求。

  生意社:1月28日部分港口DDGS价格动态

  据生意社了解,1月28日,据贸易商介绍,进口DDGS价格,天津港1700元/吨,青岛港1550元/吨,上海港1720元/吨。饲料企业基本备货结束,需求不济,豆粕、菜粕行情疲软,DDGS行情表现偏淡。

  生意社:2016年1月中国进口DDGS290653吨

  据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中国1月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进口量为290653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31%。

  饲料行业发展的九大变局

  饲料企业历经30年的迅猛发展,行业产能过剩,多年引领养殖行业发展的辉煌历史从2013年始,一去不复返。新的发展阶段,消费者肉食需求引领养殖业发展,养殖业引领饲料业发展的新格局已然渐渐呈现!

  玉米市场静待政策指引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3月20日,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已达到10008万吨,远远超过去年该地区全年的收购总量。同时,在截至3月20日的一周时间内,东北三省一区临储玉米收购量为292万吨,收购进度仍然保持高速态势。

  生意社:4月15日东北地区DDGS价格动态

  据生意社了解,4月15日,东北地区酒精企业对于DDGS报价上调,长春天裕1450元/吨,梅河口阜康1450元/吨,吉林东丰1350-1500元/吨,吉林博大1600元/吨。

  蛋白饲料价格回升能持续多久?

  “3月份广东豆粕市场日均库存逼近10万吨,市场供应增加导致部分压榨企业开始停机。4月上旬,受油厂停机影响,豆粕日均库存降低至5万—6万吨,市场供需趋于平稳。”广州亿永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秦海涛向考察团介绍,一般来说,广东豆粕市场日均库存在8万吨以上为供给过剩,3万吨以下属于供给紧张。

  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迎来短暂“春天”

  未来深加工企业玉米供应量的增加和开工率的提高将为下游产品价格降温,建议终端饲料企业和贸易商可考虑采取动态备货的策略,但追涨仍需谨慎。

  生意社:2016年3月份中国进口DDGS373086吨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中国进口373086吨玉米酒糟粕(DDGS),较2016年2月份180837减少192249吨,环比增幅106%,较2015年3月份243334增加129752吨,同比增幅53%。

  生意社:5月11日进口DDGS价格动态

  据生意社了解,5月11日,进口DDGS,天津港1880元/吨,青岛港包货1700元/吨,上海、广东柜子1850元/吨。

  饲料原料嗨歌 饲料厂家忐忑

  近期饲料各类原料行情纷纷走强,市场货源紧俏,饲料厂家库存偏低,补货困难。不少厂家已经修改配方,转而需求稀有替代品,而对于部分原料的硬性需求方面,多执行随用随采策略,等待后期行情转变。

  生意社:6月12日部分地区国产DDGS价格动态

  据生意社了解,6月12日,国产DDGS价格继续保持坚挺,终端走货较好,厂家库存偏低,行情继续走高。山东潍坊地区2100元/吨,吉林四平2200元/吨,吉林长春、梅河口2020元/吨。

  蛋白饲料需求端利多已被“透支”?

  如果豆粕价格出现回调的话,现在终端养殖户的库存或能维持半个月,饲料企业的销售压力就会显现,因为饲料企业的物理库存也不低,进而还会影响油厂的出货。到那时,各个环节库存比较充裕的压力就会暴露出来,甚至连囤积的杂粕库存也将冲击市场。“在需求端利多因素已经体现甚至‘透支’的情况下,6—8月份豆粕能否维持强势就主要看供应端表现了。”张立说。

  为企业“减压”提振玉米深加工业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实际玉米消耗量约5200万吨,占当年玉米总产量的23%。其中玉米用量最大的是淀粉糖(醇)行业,玉米用量约1600万吨,其他依次为商品淀粉、玉米酒精、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酶制剂、微生物多糖等。

  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主要产品有淀粉糖、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和玉米酒精等几大类。

  DDGS市场跌势何时结束

  华东地区物流(船运)也受影响,运输受阻,养殖行业发展受阻,饲料原料需求由顶峰陡然下滑,尤其对蛋白饲料而言成交价格一路深跌。近期豆粕期货震荡下行,DDGS受其下跌拖累,国内市场需求冷清,成交价格跌跌不止,DDGS整个行业恰似屋漏偏逢连夜雨,利空消息普遍袭来。

  进口DDGS反倾销“二进宫”国产DDGS能否逆袭

  我国DDGS进口始于2008年,近年来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DDGS进口量波动明显。据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进口DDGS1万吨,2009年度为65.5万吨,2010年度中国进口DDGS总量为316.3万吨,2011年度为197万吨,2012年度为252万吨,2013年度为400万吨,2014年度进口量为541万吨,2015年进口681万吨。

  2016年7月中国DDGS进口量为37.77万吨

  据海关数据统计,7月我国进口DDGS 37.77万吨,上月为23.56万吨,上年同期为110.67万吨。DDGS全部从美国进口。2016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DDGS为191.8万吨,同比下降45.96%。

  7月份乙醇及其他行业的玉米用量为5.08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谷物加工及制成品生产月报显示,2016年7月份美国乙醇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玉米用量为5.08亿蒲式耳,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1%。

  进口干玉米酒糟双反调查起波澜

  “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DDGS)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初裁结果将推迟数日公布”的消息一出,现货交易市场的观望情绪更浓,对政策的最终结果更是充满了迷茫。

  商务部公告2016年第49号 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16年1月12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16年第2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DDGS受打击 豆粕能否借机上位

  因反倾销调查成立,进口DDGS将备受打击,后市到港量将严重缩水。如此一来,对于豆粕来说被替代的压力明显减弱,为豆粕价格在第四季度迎来反弹扫清一大障碍。加之近期饲料加工企业补库意愿强烈,个别地区一度出现豆粕排队提货的局面,使得豆粕迎来上位良机。

  中国对美国进口干玉米酒糟产品实施临时反补贴措施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初步认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存在补贴,国内干米酒糟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双反”初裁后进口DDGS成本增长500元/吨以上

  近期国内豆粕价格弱势运行,通常DDGS价格会较大程度受豆粕价格影响,但本周DDGS价格走势却与豆粕价格反向而行。主要是我国对进口DDGS“双反”初裁裁定公布,DDGS进口成本增长43.8-44.5%不等,对港口和国产DDGS价格形成较强支撑。贸易商指出,后期进口DDGS心态均较为谨慎,但不排除部分企业对高品质DDGS仍有需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预计2016/17年度我国进口DDGS为200万吨,同比下降5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今起实施

  记者日前从省粮食局获悉,根据国家实施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新产玉米奖补政策精神,为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和深加工企业稳定发展,缓解农民“卖粮难”,我省下发《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财政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生意社:11月02日东北部分厂家DDGS报价上调

  据生意社了解,11月02日,东北地区DDGS厂家报价上调,梅河口阜康1850元/吨,长春天裕1900元/吨,辽源东丰1750元/吨,吉林博大1850元/吨(2号色),四平新天龙1900元/吨。

  黑龙江省对玉米深加工业每吨补贴300元

  据了解,补贴对象在全省2015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或具备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生产淀粉类或酒精类玉米深加工企业范围内确定。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名单逐级审核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补贴标准是纳入补贴范围的企业在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收购入库,并于6月30日前加工消耗的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给予300元补贴(标准水分)。

  政策托市玉米涨势强劲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运力吃紧

  11月份以来,与寒冷天气相比,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热度”不断提升,似有“冬天已到,春天还会远吗”的感觉,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政策托市,吉林、辽宁两省相继发布采购补贴政策促使其开工率不断提高,企业加工效益逐渐提升,使得玉米价格进一步得到支撑。

  东北补贴红利齐至 玉米深加工渐成主力

  天气和物流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持续发酵,在北方运力再度收紧、沿海散船运费提高的影响下,南方大部分销区玉米价格明显上涨,涨幅高达60~100元/吨不等。同时,在东北产区降温促使局部上市量增加的同时,随着雨雪天气持续,今冬粮源品质问题再度“浮出水面”。

  发展燃料乙醇 带动玉米深加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蚌埠市禹会区的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仓库中已堆满了敞开收购来的玉米。“我们已形成年加工玉米近2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均销售额近百亿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燃料乙醇产业可年产50万吨,使得我省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国前列,年可加工我省产玉米总量的1/3。在环境保护方面,燃料乙醇的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十年间为我省实现碳减排788万吨。

  10月美国玉米酒糟产量为193万吨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谷物加工报告显示10月份DDGS的产量较9月份略微下降。10月份的产量为193万吨,强劲的燃料乙醇产量显示月度DDGS的供应量在11月份将会接近200万吨,12月份也会如此。

  玉米去库存 深加工产业链受益

  实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带来不少问题。目前玉米库存量高达2亿吨,去库存压力巨大。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玉米去库存的持续推进,玉米现货交易价格的低位或将给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带来发展机会。2016年11月份中国进口DDGS数量为16.3万吨,中国海关最新数据,2016年11月份中国进口DDGS数量为16.3万吨,环比增加21%,今年1-11月中国累计DDGS进口量299.67万吨,同比去年下降53%。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