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进口油菜籽现货交易数量下降 菜油库存走低

发布时间:2016-12-02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2015年年底,政府重启临储菜油拍卖,为了减少进口油菜籽和菜油对国内现货交易市场的冲击以及维护国内油菜生产安全,政府拟对来自加拿大的油菜籽采取更加严格的杂质标准。原计划从2016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杂质控制到1%的质量标准(原为2.5%),后拟推迟到9月1日起实施。8月底加拿大总理访华期间,双方经过磋商达成一致,我国政府不再要求执行1%的杂质标准。即便如此,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是对油菜籽进口造成一定的冲击,2016年油菜籽进口量有所下降,特别是9—10月,到港量急剧减少,分别为12万吨和4.4万吨,低于正常月份30万—40万吨的水平。据海关统计,2016年1—9月,我国共进口油菜籽295.7万吨,同比减少14%。

  进口油菜籽数量减少,港口库存不断走低,导致沿海油厂开工率下降,菜油库存量萎缩。据统计,截至11月13日,沿海油厂油菜籽库存为18.6万吨,不足8月底的三分之一,为连续第11周下降。接下来的一周(11月20日当周),到港量增加到12.1万吨,港口库存恢复到29万吨,但仍为3年来的低点。油菜籽库存低,油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停机,在10—11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港口油厂开工率都处于极低的水平。加之三季度以后,油脂消费旺季来临,沿海油厂菜油成交量趋增,油厂菜油库存不断走低。据监测,截至11月20日当周,两广和福建油厂的库存为9.95万吨,环比减少2.55万吨,且低于3年均值。

  近几年政府部门统计机构仍然给出1000万吨以上的油菜籽年产量预估,而市场分析机构根据自身的实际收购和流通情况给出的产量数字极低。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大多采用政府统计部门数字),2016年国内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10万公顷,较上年的750万公顷减少5.3%;单产为1.972公顷/吨,低于上年的1.98公顷/吨;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减少5.7%。然而,各市场机构给出的数字偏低:万德咨讯给出的产量数字为522万吨,较去年的798万吨下降52.8%;天下粮仓网给出的产量数字为450万吨,较去年的610万吨下降36%。各机构预估数字差别很大,但国产油菜籽产量不断下滑的方向是一致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既是菜油的主产区,同时也是菜油的主销区。消费习惯使然,多数农民种植油菜籽并非为了销售赚钱,而是为了自己食用,一半以上的油菜籽被农民在当地小作坊榨油或者换油,这部分消费量较为稳定,而总产量的减少直接导致国产油菜籽流向市场的量下降。据预计,每年仅有不足300万吨的国产油菜籽被大型油厂收购、压榨,小于进口油菜籽数量。国产油菜籽对油菜类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低于进口油菜籽和进口菜油。与之对应,国产菜油产量、流通量也在下降,且由于国产菜油成本高、数量少以及非转基因概念受到市场追捧,价格往往高于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和进口菜油。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和直接进口的菜油成了货交易市场的主流货源,同时也决定菜油的主流价格走势。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