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6年11月玉米商品现货交易情报

发布时间:2016-12-01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玉米价格企稳回升

  今年是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的第一年。前段时间,仅东北三省一区就有数量高达上亿吨的新产玉米集中上市,此外,内地新产玉米数量十分庞大,库存陈玉米数量居高不下,这些都对玉米价格上行形成较强的心理压力,市场对后期玉米价格的预期较为悲观。但进入10月以来,国内期现货玉米价格的表现却出乎市场意料,特别是内地玉米价格和玉米期货价格在10月份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近日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也有所走高,很多市场主体对此感到十分困惑。那么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玉米“丰产难丰收”困局该咋破?

  10月25日上午,商河县怀仁镇怀仁村十分安静,每家每户门前摆着用粗铁丝焊接成的镂空“大铁桶”,里面装满了金黄色的玉米。除了这种简易“粮仓”,农户们还将玉米一个接一个拴成串,挂在房前。这种“安静”是反常的,因为往年这个时候,粮食收购点往往是车满为患。

  物流成本增加 玉米南下受阻

  10月份华北产地连续阴雨抑制上量造成的玉米区域性反弹行情尚未走远,超限运输新规连带的汽车运费上涨扩大至海运费及车皮请车难问题逐渐升级。<

  过剩2.6亿吨 玉米库存“堰塞湖”待疏

  初步预估,2016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下降3000万亩,共5.42亿亩,玉米总产量约4450亿斤,比上年减少240亿斤。综合来看,预计2015/16年度玉米新增供给量约为4786亿斤,需求总量约3581亿斤,年度结余约1205亿斤,国内玉米市场继续保持需宽松格局。

  政策上频繁发声 市场信心提振玉米偏强运行

  目前东北深加工利好政策已经开始落实,企业加工效益有望提高,政策上频繁发声,给予玉米市场以信心提振。伴随着东北新季玉米陆续收获完毕,接下来国内玉米市场新一轮季节性新粮上市潮即将来袭。

  政策托市玉米涨势强劲 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运力吃紧

  11月份以来,与寒冷天气相比,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热度”不断提升,似有“冬天已到,春天还会远吗”的感觉,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家政策托市,吉林、辽宁两省相继发布采购补贴政策促使其开工率不断提高,企业加工效益逐渐提升,使得玉米价格进一步得到支撑。

  东北玉米首现国际竞争力 市场化收购新政促购销加快

  东北新季玉米陆续上市。《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粮价走低、信贷支持等利好因素影响下,东北玉米购销进度快于上年。

  东北玉米价低畅销 南下+深加工分流

  2016年东北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比去年临储价格下降了30%左右,玉米贸易活跃起来,“北粮南运”大幕拉开。

  市场化首年 玉米市场真“变”了

  临储收购政策取消,注定成为我国玉米现货交易市场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一笔”,在前有大豆、棉花等品种试水后,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确定取消,曾经市场最大的“贸易商”不收了,怎么办?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能不能适应,市场格局之变已经悄然到来。在经历近1个月因天气和物流引发的玉米价格大幅“非正常”上涨以后,临近11月末,国内玉米开始理性回归,特别是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悉数回落到11月初的水平,较最高位累计下跌70~80元/吨。与此同时,东北部分产区粮点玉米收购价格也开始小幅走软,华北产区粮价维持震荡,南方销区通过水路运输的玉米价格同步回归。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