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基本面缺乏支撑+资金炒作 郑棉上演生死时速

发布时间:2016-11-16 来源:和讯网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1月11日,期货市场经历了一场浩劫,棉花期货上演了从涨停到跌停的生死时速,不少交易者被吓懵了。当日夜盘,铁矿、橡胶、棉花、沪铜等数个品种开盘涨停或接近涨停,但9点41分,棉花骤然减仓下跌后,还有人在三连板的幻想中浮赢加仓,接下来的10分钟演变成噩梦,21:51分一分钟内就跌了1275点,触及跌停。14日,期市再临考验,7品种跌停收尾,现货交易市场巨量资金一天时间倾泻而出,其中棉花日增仓比例和资金流入比例最多,分别为-63.87%和-75.40%。15日,棉花再度承压下跌。前期走势平稳的棉花在连拉两日涨停后,为何直接奔跌停?棉市未来到底如何走向?

  内紧外松 基本面支撑不足

  回望这次期货市场“大屠杀”,棉花为何落得如此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基本面支撑不足。尽管国内供应偏紧给市场借势做多的理由,但国际棉市的因素不可忽略。

  当前,主要产棉国印度和中国国内都处于棉花采摘后期,产量已不会有太大变数。但天气因素仍在作祟。在最受关注的新疆,北疆采收工作基本借宿,但上周出现的较大降雪影响到道路运输,而且由于本周冷空气频发,运输问题仍未得以解决,棉花难以出疆。另外,我国出台出台了史上最严“限超令”,这限制了货车的载货吨位及外廓持尺寸;同时,目前煤炭、瓜果也正是出疆时节,棉花的运力不济。

  国内供应偏紧,但国际棉市却在释放利空信号。11月10日,USDA发布了供需预测报告预测,虽然消费量没有大的变动,但印度的产量上调了近11万吨,美国也上调了2.8万吨。这样一来,全球棉花增产的国家就包括了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等。尽管中国棉花减产,但这无疑于杯水车薪,不能改变全球范围棉花整体供应宽松的格局。尤其是印度,当前印棉的考特鲁克指数最低,大量棉花要向外出口,这势必会给全球棉市带来压力。总得来看,棉花供需正呈现内紧外松的局面,从长期来看,由紧转松是大势所趋。

  资金炒作 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资产荒”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房地产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大宗商品就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物。今年3月份起,钢材、橡胶等大宗商品陆续见底后,便有资金开始流入到商品市场。尤其在10月国内楼市遭严厉调控后,资金流入期货市场的速度达到顶峰,但期货市场本身规模并不能媲美股市资金池,数百亿元便足以带动价格飙涨。

  据和讯期货观察,从10月初至今,大宗商品仿佛打了兴奋剂,在黑色系的带领下,期货市场一片狂热,黑色系成为资金炒作的重点,虽然其在监管趋严的氛围中回调,但有色系却接棒被炒作。部分投资人士认为工业品和农产将逐个被资金炒作。棉花本身兼备金融、工业品和农业品属性,很有可能被资金热炒,因此棉花前期走稳,突然接连两个涨停。

  但资金炒作如同“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在上周,三大商品交易所三天之内发出了15条“降温”通知,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严厉监管下,几家主力资金拉涨停后出仓以求利润最大化。尽管大资金运作的棉花、菜粕、PTA等几个品种都属于技术型突破品种,也都是精准打击,但突破程度太大,就属于资金炒作了。故而在大资金出仓的时候,棉花、橡胶、PTA、菜粕这些品种因缺乏基本面支撑,快速回落。

  未来:中短期棉价不乐观

  资金陆续立场,市场风险厌恶情绪渐浓,郑棉重回郑棉重回14800-15800元/吨之间。虽然现在市场仍存炒作人民币贬值及通货膨胀的情绪,但经历上周五的疯狂一夜,投资者也会重回理性,持谨慎态度。

  华闻期货分析师钱瑶婷分析,目前运输紧张及纺织企业库存偏高抑制了新疆棉花的销售,地方棉花销售进度偏慢,销售压力后移,预期11月底新疆加工将结束,现货交易市场将进入销售周期。但1月下旬市场将迎来春节长假,而3月政府将开始抛售储备,运输紧张及价格偏高使纺织企业集中消费进口棉与地产棉,未来新疆棉必将面临销售压力,棉价面临下行风险。她说,虽然宏观面有望对商品及棉价构成一定的支撑,但对中短期棉价不可乐观。

作者:渤商宝

来源:和讯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