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6年10月玉米商品现货交易情报

发布时间:2016-11-01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玉米产业往哪儿走?

  编者按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随着调结构转方式的推进,籽粒玉米缩减,青贮玉米、鲜食玉米比例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增多。产业发展需要品种先行,哪些品种或者说哪些品种特性是我国玉米产业急需的,是农民迫切呼唤的?本报记者从不久前召开的种子双交会上收集了相关声音,希望这些观点对明确玉米育种目标、加快新品种培育速度有所助益。

  玉米价格跌回十年前 新粮上市巨量库存压顶

  又是一个丰收年,东北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上市,然而,眼下增产却成了件头疼事。由于近几年收储积累了巨量库存,新粮上市进一步加剧压力,导致近期玉米价格连续走低。更煎熬的是,这样的下跌暂时还看不到尽头。

  玉米 价格未摆脱下行通道

  2015年以来,玉米市场一直笼罩在国家取消临储收购的阴影之下,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也随之进入下行通道。2016年,国家正式宣布取消临储收购政策,玉米价格更是加速下行,近期一度跌破1400元/吨的整数关口,相较2015年3月的最高点,跌幅高达45%。

  玉米价持续低迷后市或继续走“下坡路”

  “虽然连年增产,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形势影响,此外,国内外玉米差价拉大,导致进口玉米替代挤占部分国内市场需求,玉米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问题,价格迫切需要市场化调整。”佟屏亚认为,受市场供应充足的影响,目前加工企业采购新粮的观望情绪浓厚,后期玉米价格或仍有下降空间。

  黑龙江启动中央储备玉米轮换收购

  按照2016年中央储备玉米轮换计划,本次轮入玉米收购数量为44万吨,挂牌收购价为1400元/吨,质量按照中央储备玉米收购质量相关标准执行。根据各库点轮入数量,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对农民交售的符合标准的玉米进行收购。

  玉米减产 价格却成十年来最低

  眼下秋收刚过,商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金灿灿的玉米。看着丰收的玉米,不少商河农户却高兴不起来。玉米生长期降水过多影响生长,每亩地减产200斤以上,再加上价格过低,出现近十年最低值。不少农户直言:“如果玉米价格再不涨,种地就要折本了。”

  玉米价格走向市场化:难去的玉米库存

  因此,中国庞大的玉米去库存问题越发严重。而今,库存未去,新季玉米已上市,收储、去库存、减产、深加工转化有限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玉米价改必须坚定市场化方向

  2016年是我国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的第一年,市场购销形势异常复杂,前景不明,各方谨慎观望。在此背景下,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诚邀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企业代表,于10月24日召开“新粮上市后玉米供需形势内部分析会”,共话市场,碰撞思想。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我国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旺季即将到来,前期市场价格基本符合各方面预期,购销比较活跃,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总体上推进顺利。

  综合施策玉米购销 鼓励主动入市

  为抓好玉米购销工作、保障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政策顺利实施,黑龙江省政府10月25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我省玉米购销工作的通知》,要求抓住“销售”和“价格”两个关键环节,综合施策玉米现货交易市场化收购,引导农民摆脱政策性收储依赖,确保农民手中玉米按市场合理价格如期售出,坚决防止发生大范围农民“卖粮难”。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10月27日)将2016/1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估上调800万吨,至10.35亿吨,上调主要是因为美国和阿根廷作物产量前景改善。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