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4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今年黑龙江玉米由于受到前期干旱、积温偏低以及大风倒伏影响,出现了减产。东部地区较去年持平,西部地区减产比例在10%左右。种植结构方面镰刀湾地区尤其是农产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成效显著,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比例在20%,东部地区调减面积在15%左右。种植成本方面变化不大,略低于去年。但由于收购价格降幅较大较去年同比下降40%左右,加上部分地区单产下降,今年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将很不乐观,按照目前现货交易价格推算,即使国家给予补贴依然难以盈利。
黑龙江粮食收购、贸易流向、存粮主体的改变,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同样值得关注。如上文所说,黑龙江新粮收购主体将由临储转向市场,与临储敞开收购不同,市场从来都是紧跟供需追逐利益的。在当前玉米严重过剩的大环境下,市场化的收购主体将大多维持随采随销、低库存的收购模式,过去的收购、烘干、储存渠道将因此变窄,无法实现新粮的集中销售和储存。玉米可能大量压在农户手中,而农户又普遍缺乏烘干储存条件。这一矛盾将在新粮上市之后逐步显现,随着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造成农民卖粮难。
玉米种植收益大幅下滑,带来的还贷问难题也不容小觑。这非常有可能迫使黑龙江农户在后期改变以往的售粮习惯,将售粮行为集中到四季度中期,已保证按时还款。
综合来看,今年玉米单产下调以及种植面积减少将导致黑龙江玉米产量下降。但我们知道15-16年度国家收储玉米累计收购总量12542万吨,其中黑龙江收购量达到4697万吨。占收购总量的37.4%。假设去年收购粮食全部为黑龙江本地玉米,即使今年产量下降25%计算(种植面积下降和单产下降按高值估计),黑龙江今年也将有3500万吨的结余粮,严重供大于求将继续打压黑龙江玉米现货交易价格。同时传统收购渠道的收窄、贸易主题收购意愿的下降将有可能带来卖粮难局面,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缺乏储粮条件,以及还贷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将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