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6年2季度大豆商品现货交易情报

发布时间:2016-07-04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大豆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大豆动态

  需求长期疲软 大豆前景不容乐观

  进入四月份,春风拂过了东北平原,给北方带来了勃勃生机,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姑娘走过的地方,一片绿意,这也让淮河周边各省有了种“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的温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但我们国产大豆行情却不讲情面,北方市场大豆行情如“凛冬”,价格持续下滑,甚至逐渐逼近进口大豆价格,南方淮河周边各省大豆市场行情虽然较为稳定,但走货始终不畅。现阶段的国内大豆从业者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均采取随收随卖、按需采购的策略,在市场如此趋弱的大背景下,短期国内大豆行情更加难以上涨。

  南稳北弱大豆行情不乐观

  进入4月份,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国产大豆行情却不讲情面,北方市场大豆行情如“凛冬”,价格持续下滑,甚至逐渐逼近进口大豆价格,南方淮河周边各省大豆市场行情虽然较为稳定,但走货始终不畅。现阶段的国内大豆从业者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均采取随收随卖、按需采购的策略,在市场如此趋弱的大背景下,短期国内大豆行情更加难以上涨。

  大豆:涨势尚未终结

  近日,市场预期阿根廷过度降雨将令美国大豆农户受益,巴西雷亚尔汇率进一步走升导致巴西农户惜售大豆,受此影响,美豆维持偏强走势。目前来看,美豆上行逻辑尚未终结,后期需要关注美豆的需求增量和供给变量对美豆库存消费比的影响。

  大豆 供给偏紧继续支撑价格

  随着国产大豆库存越发减少以及国外大豆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大豆价格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止跌反弹行情。虽然国产大豆压榨等需求依旧低迷,但港口地区进口大豆流出受到限制,并且美国与阿根廷等国大豆减产的可能性较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国产大豆价格。鉴于国内新豆刚刚准备播种,陈作余粮已剩余有限,供给偏紧的实际状况将继续支持国产大豆价格,国内大豆价格预计短期将维持偏强状态。

  农业结构调整开局良好:玉米少了 大豆多了

  记者从农业部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实现良好开局。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增加600多万亩,市场上需求较旺的品种如杂粮杂豆呈增加趋势,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面积增加;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保持稳定。

  “豆”志 需要精准政策点燃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然而近年来,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面积从哪增?产量怎么提?请看山西、四川等地的做法。 ——编者

  大豆利好未能撼动农户玉米种植偏好

  数据显示,今年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72万公顷,其中玉米面积55.2万公顷,同比调减3%;水稻面积14.9万公顷,同比增加0.67%;大豆面积1.2万公顷,同比增加20%;杂粮杂豆面积0.7万公顷,同比增加63%,符合国家农业结构调整专题会上提出的“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要求。从调整的作物品种看,大豆种植面积虽有扩大,但尚未成为农户的最爱,果蔬瓜果等经济作物却受到热捧。

  国产大豆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农户进退两难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下滑,早在2005年,大豆种植面积为1.4亿多亩,但到了2015年,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10年的时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了4630万亩。

  东北部分农民改种大豆意愿不强

  针对国内玉米供应过剩的情况,今年有关部门出台了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政策与措施。不过,期货日报记者近日在东北地区考察发现,由于很多条件尚未具备,玉米改种大豆的现象并不普遍,预计今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变化不大。

  大豆“价补分离”得失观察

  2016年我国玉米临时收储制度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形式,这是推进价补分离,进行粮价市场化改革的更进一步。

  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下降 何日再见“满地的大豆高粱”

  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恢复玉米与大豆轮作的优良制度,必须着眼长远,调整现有的产业政策,制定农业发展长远战略。要认识到国产大豆是满足小康生活和营养健康需求的战略产品,把国产大豆作为优质粮食作物或食品看待,而不能排除在粮食作物之外。

  玉米大豆市场去政策化已成大趋势

  5月23日至6月4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大商所东北三省春季大豆、玉米考察团”,对东北三省多地大豆、玉米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就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成本和往年出售价格、收入等与农民进行了交流,同时深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子公司、玉米淀粉和酒精加工企业、大豆与玉米收储企业,以及粮食管理部门、大豆协会等就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豆和玉米产业规划、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价补分离政策将如何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未来中国大豆进口量或达1亿吨

  日前,在“中美可持续大豆贸易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区域资源与环境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刘爱民称,现货交易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肉、蛋、奶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亿吨左右的水平。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