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4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玉米熊途未结束
中国停止收储玉米,同时向市场大量抛售库存玉米,将导致中国玉米供需格局重构,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谷物市场的供需平衡。国际玉米、高粱、大麦等谷物价格都将面临不小的压力,玉米的熊途未结束。
玉米临储淡出 粮农粮企有喜有忧
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相关粮食主体反响如何?近日,带着问题,笔者走访了吉林市部分玉米种植户、玉米加工企业、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从反馈意见看,总体评价是褒贬不一,有忧有喜。
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迎来短暂“春天”
未来深加工企业玉米供应量的增加和开工率的提高将为下游产品价格降温,建议终端饲料企业和贸易商可考虑采取动态备货的策略,但追涨仍需谨慎。
玉米临储将成历史 任正晓:多措并举解决玉米销路问题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发布会,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当前粮食工作有关情况。今年粮食工作可以说有很多新的变化,比如新的价格机制正在形成。那么,发布会上传递出了哪些信息?回应了哪些热点呢?
玉米“市场化”知易行难 产业链上利益主体苦乐不均
日前,农业部就农业结构调整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将把玉米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破解"卖难""买难"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积极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大豆、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
玉米结构调整三个方向
玉米结构调整三个方向
市场需求不断回暖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从市场发展态势分析,如果后期不加大政策性库存玉米的抛售力度,加上已拍卖的库存玉米出库可能会遭遇不畅等,国内玉米市场的供应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出乎市场预料玉米价格震荡上扬
4月底临储收购结束,进入5月份,庞大的临储玉米理应开启“泄洪”模式,玉米现货价格将受冲击而偏弱运行。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玉米价格完全未现弱势,反而出现震荡上涨的局面,出乎市场预料。
中国2016/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8亿吨
美国农业部(USDA)周五(6月10日)公布的6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6/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8亿吨,5月预估为2.18亿吨。
玉米大豆市场去政策化已成大趋势
5月23日至6月4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大商所东北三省春季大豆、玉米考察团”,对东北三省多地大豆、玉米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就大豆、玉米种植面积、成本和往年出售价格、收入等与农民进行了交流,同时深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子公司、玉米淀粉和酒精加工企业、大豆与玉米收储企业,以及粮食管理部门、大豆协会等就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豆和玉米产业规划、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价补分离政策将如何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落地在即
财政部近日表示,在支持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将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路径:收储托市逐渐退出 给农民定额补贴
随着国家启动改革玉米临储政策,与之相伴的国储玉米去库存政策进展则是缓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日前温氏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已经向国家粮食局调控司打报告,“要求加快玉米出库进度,同时增加优质玉米的投放数量”,原因是目前出库的多数玉米不符合饲料需求。
政策市下玉米维持平稳运行
玉米现货交易市场上半年价格主要以震荡走低的态势。全国均价由2016年1月到6月价格由2092.5元/吨跌至1897元/吨,跌幅达9.34%,较去年同期2448.75元/吨,下跌了22.5%。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政策对玉米进行市场化的推进,导致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直到6月份,市场可流通粮源稀缺,尤其优质玉米匮乏支撑玉米现货价格略有抬头。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