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农产品现货交易表现突出

发布时间:2016-06-16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中国豆粕期货价格从4月11日开始呈现明显大涨态势,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达36%。截止6月13日,国内豆粕现货均价为3508.14元/吨,较年初上涨了近1000元/吨。中国现货豆粕今年的现货交易价格走势,事实上,大豆、豆粕、菜粕(2627, -62.00, -2.31%)等多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今年的价格表现非常突出。今年初至6月13日,菜粕主力合约累计涨超40%。

  而在此前的2015年和2014年,中国现货豆粕年度均价连续两年下跌。2008年实行收储政策,豆粕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至2014年大豆取消临储改直补,豆粕价格便迅速回落。豆粕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初级原材料大豆价格大幅攀升的带动。后者价格走升则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供应偏向紧俏。全球大豆主产区巴西因遭遇干旱天气而影响了丰收季,阿根廷则陷入洪水之灾,这些都威胁着大豆供应。

  远易重道总裁郭峰近日在第六届中国(东湖)油菜籽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美国农业部在最新报告中把豆粕供应调得相对较低,需求调得相对乐观。这是豆粕上涨的一大原因。彭博社文章认为,市场上还有一种猜测,说中国贸易商被凶悍的价格涨势惊到了,现在正忙着补库存。农业咨询公司上海汇易咨询分析师MoniCA Tu称:基于需求和价格双双疲软的态势,中国的下游消费者和贸易商之前维持着较低的豆粕库存。但最近几个月,他们的观点发生了改变,开始重新补库存,这令豆粕价格维持坚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猪价是拉动粕类价格持续走高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接受和讯网采访时表示,由于生猪价格上涨,在第二季度开始传导至上游产业,豆粕、菜粕作为主要饲料原料,需求得到支撑。目前生猪价格仍维持高位,存栏母猪与往年相比数量偏低,养殖户补栏量仍属不足。与螺纹钢受房产回暖拉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猪价高位,对饲料产生拉动。

  豆粕及大豆的这波价格上涨主要是基于供需基本面预期的改变,这与4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普涨主要归结于短期投机资金兴风作浪明显不同。就在本周一,大商所豆粕期货跳涨至近两年最高水平。今年累计涨幅达36%。王骏认为,短期豆粕将保持震荡上行。展望后市,小幅回调不足以终止反弹,天气等因素没有消除,产量仍存大缺口,猪价高位,总体市场利多,后市仍将上扬。

  豆粕是大豆榨油之后留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一般用来做生猪、活牛、肉鸡、羊羔等动物的饲料。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的生猪供应量在全世界的占比约为60%,肉鸡供应量占比约为14%。

  菜粕获多重利好因素支撑

  受助于基金买入以及暴雨持续阿根廷产量受损严重炒作的推波助澜,外盘大豆乘风破浪,从前期低点862美分一路上涨,突破1000及1100美分大关,受此利好带动,国内大连盘豆粕也不甘示弱,突破到3300元/吨大关上方,提振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明显上涨,改善国内市场心理,豆粕现货出现大幅上涨给菜粕行情增添利好支撑。据了解,虽然进口菜籽新规推迟到9月1日执行,但5月初营口嘉里、湛江中纺以及厦门银祥进口菜籽船到国内卸船均受到阻碍,需要出口商提供一个文件表明已尽力把杂质降到最低,随后外商同意出具证明文件,厂家才得以顺利卸船,后期从9月份开始每吨进口菜籽成本增加约200元左右,而且不确定性很大,能否顺利卸船尚不得而知,影响油厂对于后期原料的采购心理,部分油厂表示无法保障后期菜籽货源供应,目前已经暂停销售。

  据了解,由于油菜种植收益普遍下滑,我国2015/16年度油菜籽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幅度在20-40%,加上在生长期遭遇不利天气,出现大片倒伏现象,预计单产普遍在200-280斤/亩,菜籽总产量或在5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3成以上,并且油菜籽含油率较同期下滑1-2个点,在产量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油菜籽上市后收购价格震荡走高,而近阶段长江流域迎来频繁降雨天气,导致菜籽水含偏大,部分区域菜籽抢收不及时出现烂根,长芽现象,影响油厂收购积极性,目前大中型压加工厂压榨出现亏损,加工意愿不高,更是加剧国内菜粕供应紧张气氛。

  随着近期气温上升,南方水产逐步恢复,并且豆粕与菜粕价差有所拉大,加之进口DDGS价格大幅上涨,目前饲料配方中菜粕的使用量在增加,近期菜粕价格持续大涨之后,买家采购积极性较高,据统计,4-5月份沿海地区菜粕累计成交27万吨,同比增幅28%,油厂未执行合同也有明显增加。国内菜粕价格持续走高,一是豆粕现货持续上扬提振菜粕现货交易市场,二是新季菜籽收购价格持续走高,厂家压榨成本随之提高,三是国内棉粕、花生粕现货供应紧张,这无疑增加了菜粕市场的需求空间,对菜粕而言又是一大利好。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