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4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玉米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玉米动态
进一步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进行改革或发出改革信号。2014年率先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被认为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探索。玉米积累的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制度,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借鉴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验,结合玉米供求实际,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物流成本增加 玉米南下受阻
10月份华北产地连续阴雨抑制上量造成的玉米区域性反弹行情尚未走远,超限运输新规连带的汽车运费上涨扩大至海运费及车皮请车难问题逐渐升级。<
过剩2.6亿吨 玉米库存“堰塞湖”待疏
初步预估,2016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下降3000万亩,共5.42亿亩,玉米总产量约4450亿斤,比上年减少240亿斤。综合来看,预计2015/16年度玉米新增供给量约为4786亿斤,需求总量约3581亿斤,年度结余约1205亿斤,国内玉米市场继续保持供需宽松格局。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亟待消除“政策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粮食领域尤其是在完善粮食进口政策措施方面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这其中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最为关键。
中国2016/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6亿吨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三(11月9日)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6/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6亿吨,10月预估为2.16亿吨。目前东北深加工利好政策已经开始落实,企业加工效益有望提高,政策上频繁发声,给予玉米现货交易市场以信心提振。伴随着东北新季玉米陆续收获完毕,接下来国内玉米市场新一轮季节性新粮上市潮即将来袭。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